1、全球首个!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据媒体报道,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近日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得到了德国、日本、芬兰等国的大力支持,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
目前,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装机容量已突破1GW,且增长迅速,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规模将达到5GW~10GW。中泰证券表示,产业趋势明显,服务器或成超级电容应用新方向,此前数据中心大多使用带电池的UPS系统,但超级电容与之相比,整体优势更强。
利好板块:超级电容
相关概念股:东阳光、通业科技、法拉电子、圣泉集团、江海股份等
2、特斯拉六座版MODEL Y L来了!分析师称看好T链核心Tier1供应商
据媒体报道,工信部今日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7批)的车辆新产品公示清单,特斯拉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名列其中。据悉,该车型产品型号为TSL6500BEVBA0,为6座车型。同时,特斯拉中国在其微博发文称,Model Y L,金秋见!
华鑫证券分析师林子健表示,特斯拉H1销量承压,有望在年内加速推出ModelY改款车型。根据此前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在上海开发一款生产成本至少降低20%的ModelY,目标在2026年量产。此外该车型预计主体功能较ModelY保持不变,仅简化部分配置。此外面向中国市场特供版的六座ModelY也在规划当中。特斯拉车型在国内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但其智驾、电控能力等仍有部分优势,依旧看好T链核心Tier1供应商。
利好板块:Tier1供应商
相关概念股:五洲新春、思看科技、均胜电子、中兴通讯、汇川技术等
3、大收购!千亿创新药巨头出手
近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同意以不超过9.5亿美元(约68亿元人民币)对价,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剔除礼新医药于交割日的估计现金及银行存款约4.5亿美元,中国生物制药就收购事项待作出的付款净额约为5亿美元。此前,中国生物制药在参与礼新医药C轮融资时,获得其4.91%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礼新医药将成为中国生物制药的全资子公司。
作为全球顶尖的创新药研发公司,礼新医药具有卓越高效的研发团队和极具价值的创新管线。而在制药领域,AI医疗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包括英矽智能发布全球首个AI驱动新药TNIK抑制剂RentosertibⅡa期临床数据。国联民生证券医药团队认为,突破性研发进展有望驱动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有望提振国内AI医疗映射公司的估值表现。
利好板块:创新药
相关概念股:药石科技、舒泰神、首药控股、百奥泰、汉商集团等
4、跨境支付通香港收款行扩容至17家
近日,媒体报道,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正式上线不到一月,香港收款行已扩容至17家。跨境支付通是指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IBPS)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FPS)的连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动内地与香港的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为两地居民及机构提供即时跨境支付服务。
中信建投计算机首席分析师应瑛指出,稳定币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跨境支付应用场景活跃度不断上升,2024年稳定币处理了27.6万亿美元的交易量,超过了Visa和Mastercard。活跃稳定币钱包地址从2024年2月的2280万增加到2025年2月的超过3500万,增长53%。从全球竞争来看,掌握规则制定权将有望在未来货币体系中的洗牌中占据先机。香港《稳定币条例》率先落地,不仅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将在全球数字金融治理领域中树立“东方标准”。稳定币牌照仅是巨头竞争的起点,未来稳定币在跨境支付、RWA、收益型产品等场景构建闭环生态,或将成为巨头的主要角力场。
利好板块:跨境支付
相关概念股:科蓝软件、宇信科技、润和软件、软通动力、四川长虹等
5、全球首款该领域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
据报道,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镋钯”正式发布。“镋钯”机器人得名于成都锦江区具有百年历史的镋钯街,它拥有全球首创仿生步态运控系统,不仅有丰富的肢体动作,还构建独特的视觉语言动作矩阵。据悉,“镋钯”机器人将亮相2025年成都世运会,担任啦啦队的角色,完成高难度编队动作,带来极具未来感的集体舞蹈表演。
上海证券指出,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利好板块:人形机器人
相关概念股:夏厦精密、双林股份、拓邦股份、胜宏科技、斯莱克等
6、这类材料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
据媒体报道,碳纤维强度高、重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碳纤维的特性,决定了它能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从支撑航空航天的“飞天梦想”,到融入百姓生活的新能源汽车,碳纤维正凭借独特优势,在更多领域书写“以柔克刚”的材料传奇。
技术突破,让曾经每吨20万元左右的T300级碳纤维,如今价格仅6万元左右,降幅达70%。产能释放与规模化效应,让碳纤维从航天材料等高端领域“飞入”民用领域。用得起、用得上碳纤维的行业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碳纤维市场规模约171.4亿元,产量同比增长8.16%,出口同比增幅达119.9%,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光大证券认为随着碳纤维价格的企稳,拥有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同时,伴随着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终端需求的放量和修复,具备高端高性能碳纤维批量化生产能力的领先厂商将明显受益。
利好板块:碳纤维
相关概念股:中简科技、吉林化纤、聚赛龙、和顺科技、安泰科技等
九方智投贺国庆(登记编号:A0740622100001);以上代表个人观点,仅供教学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